國內石墨資源應保護性開采
所屬分類:行業新聞 閱讀次數:1528 發布時間:2022-04-13
外界往往因為石墨烯而對石墨行業抱有過高期望,但是從石墨到石墨烯之間的距離,并不比從沙子到硅的距離近多少。
現在市場上的石墨多得賣不完,工廠也開開停停,不少石墨礦山只開了一個小窩,種種跡象表明:石墨并不稀缺。
石墨的確不稀缺。現在已經探明儲量就夠用很長時間。全世界石墨年產量在170萬噸左右,如果按照這個需求量,僅鶴崗蘿北云山一個礦,就可以供全世界37年使用。
從雞西到鶴崗,黑龍江許多縣市都發現有石墨分布,有家水泥廠建廠時就挖出石墨礦。既然并不稀缺,政府就沒必要下大力氣進行石墨勘探。而全世界石墨資源也都沒有進行充分勘察,因為來自中國的價格競爭,許多石墨生產廠家自1993年以來相繼停產或關閉,其中澳大利亞的Uley石墨礦1996年關閉,位于莫桑比克的Graphites de An cuabe Ltda公司1999年末關閉,烏克蘭的兩個石墨礦2006年宣布暫時關閉。其他關閉的還有瑞典、馬達加斯加和墨西哥的石墨礦。
這跟稀土有點相似,其實全世界很多地區都有稀土分布,但是其開采成本遠較中國高,不少就關閉了。稀土價格上漲讓全球不少礦上躍躍欲試,宣布恢復生產。
石墨也一樣,因為2011年價格猛漲,巴西鱗片石墨產量超過10萬噸,而印度結束從中國進口石墨,韓國也開始在朝鮮大規模開挖石墨礦。經過一輪上漲資源利用率也在提高,以前在石墨資源富集的蘿北其尾礦的品味還有3%~4%,比一些采選企業原材料品位還高,不過現在也已經控制在2%以下。
成本當然重要,不僅決定了石墨產業的全球格局,也決定了兩種天然石墨的優勢變化。天然石墨分為鱗片石墨和土狀石墨兩種。鱗片石墨含在石頭中,但將其取出并提純的技術并不難,而且純度很容易達到90%以上。土狀石墨往往和煤炭伴生在一起,盡管土狀石墨含量60%以上,但是很難提高純度,近年來,土狀石墨的提純技術有了革新,土狀石墨價格才有所上漲。
石墨也可以人工合成,但是人工合成成本較高,現在鱗片石墨礦石60元/噸,提純之后賣到3000元/噸左右,這也是成本價,就是這種成本價讓中國石墨暢銷全球。
如果因為石墨并不稀缺,利潤不高而小看石墨行業,可能會對這個行業產生誤判。
石墨的潛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,一方面是石墨烯,另一方面是動力電池。
目前石墨烯制備方法有兩種,一種是生長法,另一種是剝離法。生長法是在金屬表面用化工方式長出石墨烯來,所產石墨烯面積大而且規則,但是成本高昂,現在使用在中央處理器、液晶屏上的石墨烯,基本上是用生長法。剝離法就是將天然石墨分離,這種方法現在還無法生產出大片規則的石墨烯,但是成本較低。
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可以用化工法生產的石墨烯進行各種實驗,可是真的要進行規模應用,還得將希望寄托在石墨這種基礎材料上,石墨烯能夠降低成本,主要靠石墨。而只有成本便宜,才可以走向民間。
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豐富的石墨資源,石墨烯才顯得更有價值。
關于動力電池,更是行業人士論述石墨前景的主要理由:一塊手機電池需要幾克石墨,一個汽車動力電池需要40公斤。美國特斯拉掀起一股電動車熱潮,有望推進新能源汽車進程,而市場只熱衷炒作鋰,其實石墨用量也將爆發性增長。
盡管石墨烯還只是概念,但科學家們已經在預言21世紀是碳的世紀,假以時日石墨烯大規模應用,并充斥我們的生活,那么屆時石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,將會因為下游使用而稀缺。所以對石墨進行保護性開采,進行提前規劃利用依然有必要。